在準備參加19考研前,我認識的一個學長,在備考期間特別努力,但最后還是沒通過國家線,這讓我感覺很是不可思議。近幾年來考研人數的不斷增長,也導致考研難度的增加,這讓很多考生在復習時很是痛苦。如果考生無法通過國家線,還提什么就讀理想院校。
回顧18年238萬考研人數,到底能有多少同學過了國家線?
可能很多同學都很想知道這個數據,但其實國家考試中心沒有做這個統計,即便做了也不會公之于眾。不過,今天就給大家進行一個大致的估算。
實際上,教育部在劃定國家線的時候,是有一個大致的數據的,在所劃的國家線之上的人數,要能基本保證滿足全國總體的招生規模,并基本滿足各個大的學科的招生計劃。
如果以此為“理論基礎”。根據國家統計局之前發布的2017的統計公報,在2017年全國研究生招生共計80.5萬,但這個數據包括博士生和碩士推免生,所以需要扣除大約8萬博士生和大約12萬碩士推免生。
也就是說,2017年大約通過研究生統一考試招收了碩士研究生60萬左右。這個數據既包含全日制,也包含非全日制。根據個人估算,通過考研招收全日制的碩士研究生大約是50萬人。
以這些數據為基礎,預計2018年的招生人數略有上浮,即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大約招收55萬人左右,非全日制大約招收10萬人左右,基本沒有變化。考慮到有部分人雖然上了國家線,但并沒有進入復試,也沒有參與調劑,所以,需要分別上浮30%為上國家線的粗略人數,即上浮的系數選取為1.3。
所以,最終估算數據為:2018年考研過國家線的全日制考生大約為55*1.3=71.5萬人;若加上非全日制的上線人數,則總體考研上國家線的人數大約為65*1.3=84.5萬人,也就是說只有不到36%的人過線,這個數據比較粗略,但相對全國報考的238萬人來說,我們得出一個結論:考研,確實難度不小!
考研這么難,我們又該怎么辦?放棄嗎?
我們先看看面對艱難的考研,大家都是如何面對的:
@書風
跨學校、跨專業、跨地區,普二本沖擊985。
6點起床,12點睡覺。
背書,背單詞,刷題,背書……循環往復。
對身邊的人少了關心。
在自習室里一坐一整天,刷著一套又一套的試卷。
沒了游戲,沒了電視劇,沒了周末,沒了女朋友。
@來日總是千千闕歌
倒沒有多瘋狂,只是幾個月來能一直堅持一件事我就覺得蠻了不起。每天朝6晚11,早晨六點的學校和夜晚十一點的小道,有一種不一樣的涼。連續幾個月,生活單調而不簡單,三點一線,埋頭書海,忘卻姓名,沒有娛樂,拒絕誘惑……
如果不是考研,我都不知道早晨六點鐘宿舍樓下這幾株樹這么好看呢。
@小丸子
已經一個月沒有和別人說話,9月份開始到旁邊一個醫科學校復習,醫學生的學業相對比較緊,且大三大四的學生大都安排見習了,校園更有一種與世無爭的勤勉與安靜。
孤獨嗎?壓抑嗎?還好。
@冬瓜冬瓜你是冬瓜
南方的冬天來得猝不及防。在陰冷的圖書館一直坐著怕冷,也害怕感冒。于是——保暖、衛衣、毛衣、外套、毛褲、暖寶寶全上。已經被舍友嘲笑2天了,她說我像冬天賣紅薯的!但是我是仙女我不生氣,哪天有空了我得帶她去看看我們自習室的“毛毯人”,讓她見識一下世面,開闊一下眼界,認識自己的錯誤,為自己的無知感到慚愧。
喏,她剛剛還滿臉“鄙夷”地給我套了一條圍巾。一直感謝身邊鼓勵我支持我的人,比心。
@Sue
在醫院掛著點滴刷1000題。不知道算不算瘋狂,但我自己還蠻感動。
@越努力越幸運
早上6點起,到圖書館門口背書背到開館,然后就是圖書館的一天,中間離開兩次午飯和晚飯。晚上10點閉關回宿舍,在樓道里背書背到一兩點。曾經過了11點都不敢自己在宿舍走廊走動的我,現在為了考研卻可以在樓道里背書到深夜。
大家都在說考研難的時候,為什么還是不放棄?對于這個問題,如果你準備考研,就堅信自己的信心,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上,即使所有人都覺得你不行,只要你自己相信你能考上就可以了。一定要努力學習!不好好學習,熬什么雞湯都白扯。
加油吧,20考研er!
Copyright? 2009-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(xuefu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